灰度测试怎么玩?

微信最近 “增加” 了两个小功能,一个是「搜一搜」,另一个是「看一看」。之所以在增加上加了引号,是因为这两个并不算新功能,「搜一搜」的功能在原来的搜索框内可以完成,「看一看」也就是原来搜索页上的「朋友圈热文」。但推出这两个小功能的媒介——「实验室」,却是微信上实打实的新功能。

实验室这样的灰度测试在很多产品上都有先例,平台级的例如 iOS 上的 Testflight、Google Play 的 beta test;也有应用级的例如即刻的 3.0 实验室功能、Chrome 的测试版本等等。灰度测试有诸多好处:方便验证需求、小规模测试效果、预热舆论方便推广等等。这些好处不必详述,但灰度测试并非万能,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和误差。

从验证需求的角度上说,灰度测试通常是需要用户主动申请的,而愿意参与灰度测试的大多本身就具有较鲜明的用户特征:愿意尝试新功能、对产品忠诚度高、对新功能可靠性的容忍度高、愿意提供用户反馈等等。这样的用户群体很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用户群体的意见和态度,尤其是像微信这样用户量庞大、用户特征复杂、覆盖各年龄层次教育水平的 “大产品”。参与灰度测试的用户喜欢的功能普通用户可能根本不买账,测试用户反感的普通用户也可能非常需要。

从用户体验上说,普通用户对于灰度测试不会非常乐观和欢迎,有些用户觉得这样的形式是将用户作为小白鼠,是产品对用户的不负责任。另外,在很多用户的想法中,测试意味着不稳定,甚至意味着不安全。因此灰度测试可能会影响普通用户对于产品的信任感。

从行业竞争角度上说,灰度测试也可能过早暴露产品迭代方向和战略倾向,让竞品有机可乘,甚至在功能正式上线之前就被竞品复制,导致错失商业良机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